《生命时报》“预防慢病,营养先行”
“预防慢病,营养先行”
生命时报 2019-04-26 第1308期 第12版 | 要闻 作者:王淑颖
“预防慢病,营养先行”
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 丽
现阶段,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。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病对健康危害极大,导致人们的健康期望寿命缩短。也许我们可以活到80岁,但如果最后10年生活不能自理,被病痛折磨,生命质量不高,晚年生活也就不可能幸福。要想延长健康寿命,应该从年轻时就未雨绸缪预防慢病。在众多预防措施中,营养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。
膳食纤维对于防治糖尿病有明确的作用,比如能改善糖耐量,因为膳食纤维在肠道内遇水可与葡萄糖形成黏胶,有助延缓小肠对糖的吸收,使餐后血糖曲线趋于平缓。此外,膳食纤维还能延缓胃排空,增加饱腹感。膳食纤维在大肠中发酵降解产生短链脂肪酸,抑制肝糖原分解影响血糖水平。中国营养学会建议,成人每天应该摄入25~30克膳食纤维。然而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,我国居民人均膳食纤维摄入量仅为10.9克/天,远远没有达标。膳食纤维在蔬菜水果、粗粮豆类及菌藻类食物中含量丰富。各种豆类,如黑豆、黄豆、红豆、绿豆等都是补膳食纤维的高手,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均较高,木耳、海带、裙带菜、蘑菇等菌藻类食物同样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。叶菜和根菜类食物纤维含量也较多,如各种绿叶菜、萝卜、红薯、土豆等。
限制盐的摄入量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有一定帮助。日常生活中,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减少盐摄入量:利用酸、甜、辣、麻等其他佐料来调味; 少用含盐量高的调料;减少咸肉、腊肉、咸鱼、咸菜和罐头等传统腌制品;烹饪用盐时,最好使用有计量单位的容器,如盐勺,做到心中有数;可以用胡椒、大料、花椒、咖喱、辣椒、蘑菇、陈皮、桂皮来代替盐产生别样的风味;选择包装食品时,要注意查看食物标签,了解含盐量(钠含量);在外就餐时,要告知服务人员:制作食品时,尽量少加盐,不要口味太重。
此外,儿茶素、原花青素、花色苷、槲皮素、类胡萝卜素、大蒜素等植物化学物质对健康也有很多好处,比如通过在体内的抗氧化作用,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目的,并能调节免疫力、降低胆固醇,由于它们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,有助消灭人体内的自由基,间接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。
总之,慢性疾病可以预防,衰老过程可以延缓变慢,健康期望寿命可以更长,但这一切都要以合理营养为基础。▲
“营养医学,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”
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
对于国人来说,营养医学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,这门学科整合了医学及临床营养,研究营养素与疾病防治的关系。在很多人看来,生病了只能依靠药物治疗,营养怎么可能用来治疗呢?要 想弄清这个问题,让我们先来看看营养学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现代营养学属于预防医学,是一个新的范畴,目前对其定义为,一门研究机体与食物之间关系的学科。现代营养学属于西医,但其鼻祖是中医文化和养生学。7000多年前,古老的中国就在研究营养学了,最初是从食物是否有毒开始的。3000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中记载: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和而服之,以补精益气。2000年前,西方“医学之父”希波克拉底提出了“把你的食物当药物,而不是把你的药物当食物” 的饮食法则。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莱纳斯·鲍林对营养学寄予厚望,他认为营养学应成为未来的医学。
营养是生命之源,从人类胚胎形成的瞬间到人类生命的终结,营养始终滋养着人的生命。营养除了维持生命,还能影响人的容颜、心情、思维、衰老过程等。所以,营养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,“吃什么,决定你是什么人”。
中医与西医、营养的区别在哪儿呢?西医重在控制,中医重在调理,营养重在修复。所以,均衡营养能够增强我们的免疫力,而吃很多药物可能会降低免疫力。不管是病人还是正常健康人,营养都必不可少。钟南山院士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,假设把老鼠在墙上打了一个洞比作生病,药就是用来杀老鼠的,老鼠杀掉了,可洞还在,还会有新的老鼠来,而营养就是用来补洞的。对于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痛风、肝炎、脂肪肝、甲亢、关节炎、严重失眠、癌症等常见的慢性病,药物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控制作用,但不能让你痊愈,因为药物不含细胞修复所需的成分。然而,一旦有足够的时间给予营养,如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脂肪等人体所需的物质成分,人体就会开始自我修复的过程。
疾病的本质,是指细胞受损伤的过程,这个过程长为慢性疾病,短为急性疾病,治疗是指整个修复损伤细胞的过程。如果细胞能获得足够的营养,则疾病减少,但是如果细胞缺乏营养,疾病则增多。因此,对于慢性病,“真正的医生是你自己,真正的药物就是伴随你从小长大的食物”。
营养医学是一个交叉学术领域的综合学科,有很强的理论性,与医疗实践结合非常紧密。我认为营养医学是现在乃至将来疾病治疗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,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,必将掀起医学界的一场革命。▲
“营养助力疾病治疗与康复”
北京医院原营养科主任王 璐
绝大多数疾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,都有一个过程。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,身体里面的细胞功能与代谢、形态结构会发生改变,从量变到质变之后疾病发生了。患病之后,如果营养跟得上,或者营养搭配合理,会有助于疾病的康复。
营养治疗是现在综合治疗方法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恰当地营养治疗可以改善代谢紊乱、缩短病程、减少并发症、降低死亡率、减轻患者痛苦、节约医疗费用……正因如此,临床营养工作越来越受重视。
疾病状态下饮食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病理和生理变化进行调整。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增减或者限制某些营养素的供给,比如蛋白质缺乏的患者需要高蛋白饮食;对于肾脏功能有问题的会给予低蛋白饮食;肥胖病人会限制能量……有些还需要改变烹调方法和食物质地。固体食物普通人吃起来都没问题,但是对于疾病状态下,有些人可能需要吃软食、半流食或流食。
很多人认为得了糖尿病就是要控制主食,其实并非这样。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是控制总能量摄入。在这个前提下,均衡搭配不同的营养素,合理选择食物和分配餐次。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与正常人饮食结构并没有太大差别,还是谷类为主,只不过在能量控制上更加严格一些,选择一些对血糖影响小的食物,比如粗杂粮。慢性肾脏病患者因为肾脏问题没有能力代谢更多的蛋白质,所以要给低蛋白的饮食,但选择时要考虑蛋白质的质量,提高优质蛋白质比例,比如适量的鸡蛋、瘦肉;减少质量差的蛋白质,如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的不完全蛋白质。胃肠道大手术前要进行营养评估,如果营养很差的话,最好在术前把营养调整好。术前营养不良,不利于手术之后伤口愈合,发生感染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。术前补充营养,有助增加手术耐受性。术后禁食期间要从肠外去给予一些营养,当胃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时,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。
临床医疗工作中,我们也会使用一些营养补充剂,比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肠内营养制剂,一般是经口或管喂摄入,以达到增加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量,提高患者营养水平,改善临床结果的目的。适用于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,具有一定消化吸收功能的患者。▲
文章来源:生命时报